向长江:十年扶贫攻坚 帮扶13个村脱贫
发布人:杨光来源:中国扶贫在线浏览次数:发布时间:2017-10-09
视力保护色:

编者按:向长江,从热心公益、扶贫济困开始,到企业联村帮扶,再到贫困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十年如一日,奋进在扶贫帮困路上,探索出了一条企业家带领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成功之路。获“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向长江

向长江是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岩口镇向家村村委会主任,湖南省华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从热心公益、扶贫济困开始,到企业联村帮扶,再到贫困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十年如一日,奋进在扶贫帮困路上,探索出了一条企业家带领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成功之路。10年累计捐款近1亿元,先后帮扶13个村解决安全饮水,修建村组道路138公里,资助贫困学生3000人以上;由公司提供岗位、就业培训等解决村民就业7000多人,为贫困家庭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帮扶2000多名贫困人口通过稳定实现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帮扶向家村于2016年率先脱贫,成为湖南省“脱贫攻坚示范村”。

向长江“立志实业报国、心系扶贫帮困”的感人事迹,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他连任湖南省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曾荣获“中国创业之星”、“全国侨联先进个人”、“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湖南省劳动模范、湖南省“慈善之星”、湖南省“最美扶贫人物”等荣誉称号。

富而思源感恩,坚持扶贫济困成习惯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向长江就已是湖南省隆回县有名的企业家。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吃得苦、霸得蛮”的精神,从运输工干起,到创办驾校起家,逐步富裕起来,成为湖南省华兴实业公司董事长。他一直认为,企业成长壮大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离不开政府创造的好环境,离不开企业周边群众的支持帮助。因而,致富思源、回报社会,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在企业发展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框架之后,他一边谋求企业升级发展,一边投身扶贫济困事业。从捐钱捐物做起,再到帮扶贫困村整村脱贫。近10年来,先后向“光彩事业”捐款2800万元,向隆回县公益事业捐款1000余万元,向湖南省侨商基金会捐款300万元,向企业周边13个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助学捐款3000余万元,向湖南省扶贫基金会“我想有个家”安居工程捐款100万元......目前已累计捐款近1亿元。

2007年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联合倡议开展“万企联村”活动,向长江积极响应,主动将企业周边的麻场村和同福村作为华兴实业公司的联系村,帮助两村修建了村级自来水站、村级活动室和篮球场,完成了8公里村道的拓宽和硬化,建起了柑桔场、粉丝加工厂、养猪场和烤烟种植基地,并在驾校周边开办商店、旅馆100余家。昔日贫穷落后的麻场村和同福村如今面貌焕然一新。农民人均纯收入都超过8000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都超过10万元。在参与“万企联村”行动中,向长江还动员8个子公司全部加入到“村企共建”行动中,分别帮扶这8个子公司周边的四角田、干田坳、花门、南岳庙、塘现、林家、伏龙、小江等10个村。对这12个村,向长江共资助3000余万元。

向长江帮扶的第13个村是自己的出生地向家村。该村地处雪峰山腹地,尚处于深度贫困状态。尽管他以往每年也给该村捐过款,可由于缺乏好带头人、缺乏科学扶贫方法等深层次原因,致使向家村脱贫步伐进展缓慢。如何帮助向家村尽快摆脱贫困的问题,时常令向长江寝食难安。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十八洞村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更加激发起向长江高昂的扶贫热情。2014年4月,年近花甲的向长江提出回家乡向家村竞选村主任的申请,并向村民承诺:“自迁户口入村、自带资金进村、自己不取分文”。向长江早已是远近闻名的“爱心企业家”,村民们自然十分欢迎。顺利当选村委会主任后,他当即向全体村民和县、乡党委政府立下军令状:“苦干三年,确保脱贫”。

统筹村企资源,探索村企共建新模式

村支两委拿盘子。向长江担任村主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与村支书一起爬山越岭、逐家逐户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全面了解掌握了全村情况,摸清了致贫原因,形成了“大投入、打基础、强产业、优环境、分类帮扶”的精准扶贫工作思路,并科学制定了《岩口镇向家村脱贫三年规划》。

动员企业骨干与贫困户“结对子”。在向长江提议下,华兴公司设立了“扶贫办”,安排专人负责向家村扶贫工作,动员所属8个分公司分别对口帮扶向家村8个村民小组,规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每人结对帮扶1户贫困家庭,并与公司“扶贫办”签订“包帮扶,包脱贫”的正式协议;制定出台《华兴实业精准扶贫绩效考核方案》,明确从2015年起年度考核增设“扶贫先进个人奖”,实行扶贫工作在年度评先评优和管理人员提拔任用中“一票否决”制度。

村企联动建机制。在向家村,向长江探索建立形成了村企联动三大机制:一是建立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村支两委定项目、华兴实业出资金”的问需式扶贫机制;二是建立完善了“群众议、群众定、群众建、群众督、群众观”的扶贫项目建管机制,有效提高了群众扶贫的参与度;三是建立了产业扶贫的产品供销对接机制。华兴公司旗下有2个星级宾馆,向家村农产品全部由公司按市场价收购。

弘扬工匠精神,精准帮扶结硕果

倾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补齐短板”。向长江先后捐资1500万元,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目标,帮助村里把一条6.2公里长的砂石路改造成6米宽的柏油路,同时新建、硬化通组公路10.6公里,实现了道路到户;帮助8个村民小组建起了储水塔,实现自来水到户。新修高标准水渠1.2公里,解决农业生产灌溉用水难题;新建了垃圾集中填埋场,购买垃圾转运车和垃圾斗,改厨、改厕200余户,铺设污水管道1000余米,安装路灯100盏,美化、绿化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引导全体村民按要求给自家房屋“穿衣戴帽”。同时,投资改造了村级小学,建立了村级卫生室,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今日向家村与3年前相比,已经是改天换地变新颜,为整村脱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倾力产业扶贫,户户有增收门路。根据向家村山多田少、生态优美的特点,向长江提出了“发展绿色产业,大力种植油茶”的产业发展思路。他亲自带领村里的青壮劳力向荒山野岭进军,并从公司调来10多台挖土机奋战两个月,将荒芜多年的村级林场开垦成305亩梯土并全部栽种上油茶林。在他的推动下,全村油茶林种植面积达到1300亩。预计到2018年油茶投产后,仅此一项村集体经济将增收10万元以上,村民年人均可净增收入1200元以上。同时,根据向家村的土壤特点,向长江集中采购了板栗、桃李、樱桃、蓝莓等优质果木苗10多万株发放到各家各户。重点扶持一批种养专业户,采取“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凡村民种的蔬菜水果、养殖的鸡鸭、生猪全部由公司上门按市价收购,确保村民生产的农产品在家门口就变成真金白银。同时,为解决贫困户创业资金短缺难题,他在隆回县农商银行开办了1000万元存款账户,为向家村贫困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并补贴一年的利息。村民范长征就凭借30万元的贴息贷款办起养猪场,2016年纯收入达5万多元。今日向家村,已经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

倾心精准帮扶,“一个不落下”。向长江将全村95户贫困户划分为6类,实行分类施策、精准帮扶。第一类,“有能力的扶起来”——每年有产业收入。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帮助他们全部参与产业发展;第二类,“无能力的带起来”——拿股金。对无劳动能力的48户贫困家庭,帮助他们每户享受3-5万元小额信贷政策,共贷款210万元,按“分贷统还”模式投入华兴公司作为股金入股,每个贫困户每年保底分红在6000元以上;第三类,“有劳力无技术的帮起来”——拿薪金。对这类贫困劳动力,通过技能培训后安排到企业就业,目前已有76名村民进入“华兴实业”上岗,每人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第四类,“住危房者建起来”——户户能安居。对91栋D级危房户,帮助其改造或重建,确保住房安全有保障;第五类,“就学者保起来”——人人有书读。发起成立“向家村助学基金”,对12户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学费和生活费全额补助,一直到大学毕业;第六类,“老人家乐起来”——人人可领养老金。成立“向家村养老基金会”,全村94位65岁以上的老人,每位老人每月都能领到100元的养老金。

向长江作为一位民营企业家,将扶贫事业当做一种追求、一种责任、一种习惯,他坚持十年扶贫攻坚,已帮扶13个村脱贫。特别是进入“精准扶贫”新时期后,他潜心脱贫攻坚,将一个深度贫困村建设成为全省脱贫示范村,为“村企共建”提供了成功范例。(图文由国务院扶贫办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