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她以后的路要宽得多!”——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见闻

发布人: 张琼文

来源: 新华网

发布时间: 2021-12-15

字号:[大] [中] [小]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她以后的路要宽得多!”——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见闻

2021-12-15 14:18:27

新华社记者潘德鑫 “3年前,哪个是搬迁来的孩子一眼就能分辨出来。”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第二小学严家寨校区副校长龙均告诉记者,搬迁来的孩子往往衣服比较脏,他们也不会或不敢给老师行礼问好。 贵州省龙里县第六幼儿园的孩子在做游戏,这里是龙里县冠山街道奋进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配套幼儿园(2020年11月4日摄)。

公开事项名称

“她以后的路要宽得多!”——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见闻

索引号

制发日期 : 2021-12-15

制发日期

2021-12-15

新华社记者潘德鑫

“3年前,哪个是搬迁来的孩子一眼就能分辨出来。”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第二小学严家寨校区副校长龙均告诉记者,搬迁来的孩子往往衣服比较脏,他们也不会或不敢给老师行礼问好。

贵州省龙里县第六幼儿园的孩子在做游戏,这里是龙里县冠山街道奋进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配套幼儿园(2020年11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杨文斌 摄

位于水城区红桥街道的严家寨校区是一所易地扶贫搬迁改扩建学校,2018年开始招收搬迁学生。1700多名在读学生中有980余名来自周边的鱼塘社区、严家寨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龙均坦言,刚开始还是有些担心搬迁来的孩子能否融入的问题。“现在不问班主任、不看档案还真不知道哪些孩子是搬迁来的。”

“搬出来是挪穷窝,要彻底斩断贫困代际传递,还得靠教育。”水城区教育局局长李德福介绍,作为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规模较大的县区,水城区把安置点学校质量提升作为教育保障的中心工作,选优配强师资队伍,有针对性地改革教学方式、设置情感课程,确保搬迁孩子“有学上、上好学、能成才”。

贵州省剑河县城关第五小学的学生在跳皮筋,这里是剑河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学校(2021年4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杨文斌 摄

“以前上学要走1个多小时的山路,现在不到20分钟就能到校”“以前讲动物,只能靠老师描述、自己想象,现在投影仪上不仅能看到真实图片,还能看视频”“以前放了学只能帮家里拾柴火、打猪草,现在能在学校少年宫唱歌、打球”……

谈起搬迁前后的变化,11岁的苗族小姑娘熊玉钦有说不完的话。2018年,熊玉钦随家人从水城区米箩镇搬到城里的鱼塘社区。她告诉记者,刚搬进城时,既开心又害怕,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害怕自己比别人差太多。

为了“练胆”,熊玉钦参加了学校的播音队。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她已经从“老师问一句才答一句”“碰到学校活动能躲就躲”的害羞姑娘,变成了“思维敏捷,活泼大方”“能代表学校参加全市演讲比赛”的播音主持小能手。

记者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多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采访了解到,像严家寨校区这样的学校有很多,有像熊玉钦这样经历的孩子也不少。

这是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麻窝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2021年7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文斌 摄

“十三五”期间,贵州省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92万人,是全国搬迁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省份。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和成长环境,是不少搬迁户走出大山的动力。据贵州省教育厅统计,搬迁群众中,适龄子女就学需求在38万人左右。

为让搬迁群众适龄子女同等享受城镇教育资源,贵州“十三五”以来累计投入资金超180亿元,新建、改扩建安置点配套学校669所,新增学位超43万个,实现了安置点配套教育设施全覆盖,累计为安置点配备教师3万余人。

“以前她只想着赶紧上完初中出去打工,现在她的心愿是考大学当主持人。”55岁的熊文高看着孙女熊玉钦这几年的变化,喜在心头,“她以后的路要宽得多了!”

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习近平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的回信

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关于构树扶贫工程专项评价项目承担机构评审结果公告

丽江市以项目建设推进乡村振兴

“国家乡村振兴局:23类项目可以申请补贴,数额超千亿”?官方正式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