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路一群人 扶贫路上显担当
——省人大机关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主 题:
一条路一群人 扶贫路上显担当
——省人大机关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时 间: 2020-12-16 09:53:14
内 容: 本报记者 宋金艳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省人大机关坚决落实省委要求,积极推动各项扶贫规划、计划项目落地,有效推进挂钩扶贫工作,定点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效。2015年挂钩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2018年挂钩昭通市昭阳区,通过筹措资金落实项目、科学谋划找准产业、选派干部驻村帮扶……如今,定点帮扶的昭阳区大庄镇尹代箐村、青岗岭乡沈家沟村和白沙村如期实现脱贫,省人大机关在脱贫攻坚中主动作为,尽显担当。
公开事项名称 |
一条路一群人 扶贫路上显担当 |
|
索引号 |
|
制发日期 : 2020-12-16 |
制发日期 |
2020-12-16 |
本报记者 宋金艳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省人大机关坚决落实省委要求,积极推动各项扶贫规划、计划项目落地,有效推进挂钩扶贫工作,定点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效。2015年挂钩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2018年挂钩昭通市昭阳区,通过筹措资金落实项目、科学谋划找准产业、选派干部驻村帮扶……如今,定点帮扶的昭阳区大庄镇尹代箐村、青岗岭乡沈家沟村和白沙村如期实现脱贫,省人大机关在脱贫攻坚中主动作为,尽显担当。
一条致富路
沈家沟村地处昭通市昭阳区青岗岭乡西面,沿昭阳八景之一的“洒渔烟柳”两岸峡谷分布。这个秀美的小山村曾是四里八乡出了名的穷山沟。
“以前路不好,卖头猪都要几个人扛出村。”在沈家沟村杜家梁子组长罗能早眼里,过去的沈家沟村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灾害频发,且缺乏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支撑,被识别为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达56.934%。
现在,沈家沟村的交通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以前村里没什么像样的路,这座桥只能摩托车通过,现在三辆小汽车可以并排走。”一名村干部指着沈家沟村民委员会墙上的展板说,这座大桥是省人大机关协调资金400多万元修建的,今年4月建成通车,洒渔河两岸近万群众受益。
“以前村里都是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你看水泥路多好啊,干干净净的。”白沙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针对白沙村实情,省人大机关发挥自身优势,协调资金500万元,硬化白沙村水泥路12公里,还协调开通了3路公交车,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题。
路修好了,发展机会就多了。每年樱桃成熟,洒渔河畔满是驱车来采摘樱桃的游客,两个村子的苹果、洋芋等农产品也不愁运不出去。
一汪干净水
看着记者进门,沈家沟村大寨子安置点村民王国友抱着一盆红彤彤的大苹果,打开水龙头冲洗起来。就在两三个月前,村里没人敢喝自来水。“之前水源被污染了,全村人都急了。多亏他们的帮扶,你看现在我们喝的可是山泉水。”王国友笑着把刚洗好的苹果分给大家品尝。
王国友口中的“他们”,就是省人大机关驻沈家沟村扶贫工作队。听说水源出了问题,队员们也着急,打听到水厂旁有股山泉水,赶忙进山实地查看,并进行水质检测,最终几万元的投入解决了村民饮水大问题。2019年,省人大机关筹资,区级统筹,新建了白沙村自来水厂,解决了长期困扰村民的饮水难题。
省人大机关完善安全饮水保障机制,针对季节性缺水和部分管道老化问题,加强水源地管理和供水管道维修,并定期检查维护,让当地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
一群扶贫人
参加过海地维和、湄公河联合巡航的军转干部林杰,转业到省人大机关后又上了脱贫攻坚这个“战场”。2018年以来,省人大机关先后派出10多位干部到青岗岭乡驻村,林杰就是其中一位。
“来到沈家沟,就要讲沈家沟的话,办沈家沟的事。”这是驻沈家沟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林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实际上扶贫队员也是这样做的。
过去沈家沟是真的穷,打光棍的特别多。贫困户陈光才好不容易讨上媳妇。按照政策,两口子都符合低保条件,但由于媳妇一直没有户口,无法享受相关政策,问题就卡在找不到土地证上。走村入户中,扶贫队员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帮着咨询办理流程,带着他到乡上找土地证,协助上了户口,如愿享受了低保政策。
省人大机关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不少是军队转业干部,在扶贫工作中他们展现出过硬的军人素质,接到任务听令而行,不推诿、不怠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扶贫队员及时回到工作岗位,挨家挨户做好宣传工作,挨家挨户做好消杀,短短两三个月时间,省人大机关驻白沙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吴明高穿坏了两双胶鞋。
要问他们为什么坚持?或许就是工作队队员廖大林日记中的那句:“使命是照亮我们前行的唯一明灯。”
一批批项目
从2015年挂钩双柏县,到2018年的挂钩昭阳区,几年来,省人大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有关决策指示精神,及时研究制定定点挂钩扶贫“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实施方案,采用“一帮一”“一帮几”方式,机关全体干部与每一位贫困户分别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
在解决当地重大问题中,省人大机关领导从基础设施、易地搬迁、产业扶贫等方面协调推进了一批重大项目。比如协调推动当地60亿元的绿色铝厂项目顺利投产,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以上,带动1000个贫困人口就业,直接带动1000个贫困家庭脱贫。
今年以来,省人大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有关工作部署,进一步强化帮扶责任意识,加强工作统筹与谋划,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积极响应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三个百日行动号召,确保挂钩帮扶两个村顺利通过相关考核验收、挂钩帮扶36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443人全部脱贫,助力昭阳区实现脱贫摘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下一步,省人大机关将做好接续乡村振兴工作,同时为机关挂钩扶贫点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帮助加强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