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玉:抓好非遗工坊建设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发布人:张志银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发布时间:2021-03-09
视力保护色:

新华网重庆3月8日电(曹妤)2021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荣玉苗绣技术总监李绍玉与新华网独家连线时表示,应将民族文化与艺术产品有机结合,抓好非遗工坊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激发百姓用非遗成果创造财富的“内生动力”。

苗绣助力就业创收 扶贫增加文化自信

作为一名市级非遗传承人,过去几年间,李绍玉带动家乡人一起学习苗绣,在全县各个乡镇均开设“非遗扶贫”工作坊。

“农忙时下地干活,农闲时手拿针线学苗绣,学好以后公司提供半成品让学员们拿回家,绣好以后公司再按照作品效果进行回收,使其足不出户就可为家庭创收。”李绍玉表示,帮助贫困群众家门口就业,做到“挣钱顾家两不误”,实现了“农民变工匠”“厅堂变车间”的转变,提升了能力、增强了自信,逐步起到了扶贫扶智扶志的作用。

培养精优绣娘 拓宽苗绣产品销售范围

苗绣不是独立存在的,与银饰、蜡染、土布、苗药等共同组成苗族人民独具特色的多彩生活。

李绍玉认为,接下来,在巩固培训成果的基础上,苗绣应该提升对优秀学员的培训力度和深度,打造一批精优绣娘,为创新苗绣产品做好人力准备。

“通过赋予苗绣新的生命力,让年轻人关注它,愿意去探究它,发现它的好。挖掘苗绣历史,讲好苗绣故事,将绣片、蜡染等作为再创造的元素,以不同物件为载体,融入现代生活。在销售渠道上,让当地绣娘做产品代理,既可以扩展销路,又可以反哺当地的百姓。”李绍玉说。

依托彭水旅游资源 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李绍玉认为,彭水旅游资源丰富,苗绣与旅游资源可以得到有效融合。可申请政府支持,与各大景点联手,在各大景区开设专门的“非遗苗绣传习所”,让游客了解苗绣历史、体验苗绣技艺、购买苗绣产品、传播苗绣文化,助推彭水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

抓好非遗工坊建设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2018年至2020年全国已在国家级贫困县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近1000家,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搭建起勤劳致富的基础性平台。

李绍玉表示,“十四五”期间,应该加大非遗工坊建设资金投入,重点帮助西部欠发达地区及时开展非遗工坊补点建设。

同时,鼓励设有非遗工坊的地区,主动将非遗工坊建设延伸至旅游景区,可采取租用、共建、政府投资等方式,在文化生态保护区、民族地区、旅游景区培育一批非遗“工坊+民宿”,帮助工坊产品便捷进入旅游商品市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