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战图”到手绘“民情地图” 第一书记的“奋斗足迹”
主 题: 从“作战图”到手绘“民情地图” 第一书记的“奋斗足迹”
时 间: 2022-02-08 14:47:00
内 容: 央广网万安12月25日消息(记者邓玉玲)翻开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沙坪镇增仚村第一书记胡国权的驻村帮扶日记,一幅清新素雅的手绘“民情地图”让人眼前一亮。地图中,增仚村22个村小组赫然在纸上,以主村道为主干,一条条村道如旁逸斜出的枝丫,每根枝丫上都标记着脱贫户、监测户或者是五保户的名字,全村95户脱贫户、4户监测户、7户五保户的分布在图上一目了然。
公开事项名称 |
从“作战图”到手绘“民情地图” 第一书记的“奋斗足迹” |
|
索引号 |
|
制发日期 : 2022-02-08 |
制发日期 |
2022-02-08 |
央广网万安12月25日消息(记者邓玉玲)翻开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沙坪镇增仚村第一书记胡国权的驻村帮扶日记,一幅清新素雅的手绘“民情地图”让人眼前一亮。地图中,增仚村22个村小组赫然在纸上,以主村道为主干,一条条村道如旁逸斜出的枝丫,每根枝丫上都标记着脱贫户、监测户或者是五保户的名字,全村95户脱贫户、4户监测户、7户五保户的分布在图上一目了然。
胡国权手绘“民情地图”(央广网发 梅科红 摄)
退伍不褪色 手绘地图听民声
今年34岁的胡国权曾是一名在部队服役12年的老兵,期间曾两次被派往非洲执行维和任务,2016年转业安置在万安县人社局工作。2021年9月,受组织选派,胡国权担任万安县沙坪镇增仚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增仚村曾是“十三五”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村,2020年全村整村脱贫。全村677户2665人,95户脱贫户“散落”在22个村小组中。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是胡国权常说的话。作为12年的退役老兵,军旅生涯铸就了忠诚品质、为民情怀。担任第一书记以来,胡国权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地图听取民声,真正做到人到心到工作到。“增仚村是一个比较大的村,为了听取民声、方便走访和强化记忆,就想到了通过手绘地图的形式去熟悉村情民意。”胡国权说出了这张手绘地图的由来。部队服役期间学习的手绘“作战图”技能,在乡村振兴的“战场”又派上了用场。
责任扛在肩 乡村振兴显担当
当夜幕来临,万安县沙坪镇增仚村村道两旁,一盏盏新装的太阳能路灯便会逐一亮起,这些路灯宛如一颗颗夜明珠照亮了山村幸福路。作为第一书记,胡国权用行动诠释了为民初心。在一次入户走访中,有村民反映村里没有一盏路灯,晚上出行不便而且很不安全,这件事让胡国权一直“念念不忘”。面对这个“急难愁盼”问题,胡国权积极联系村里的党员乡贤。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联系,蒋锋国等6位乡贤积极响应,筹资采购了93盏太阳能路灯。现在,村里的路灯装上了,山村的夜晚亮堂起来了,村民们夜晚出行更方便了。这些路灯不仅照亮了山村,也照亮了村民的“心”。沙坪镇增仚村村民刘小英笑着说:“大家晚上出行更方便了,也不怕了,胡书记为我们做了很多好事,我是真的感谢他”。
胡国权通过微信视频和乡贤分享路灯安装后的喜悦(央广网发 晏宝霭 摄)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增仚村五保户罗宜芬家中房瓦因大树起风掉下来的树枝,将其部分房瓦砸坏。胡国权和村党支部书记胡飞在上户走访的时候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安排修补匠前来维修,为了加快维修进度,当兵出身的胡国权也一起参与,仅仅一个上午的时间,就将五保户的房瓦维修好了。
胡国权正在走访增仚村村民(央广网发 梅科红 摄)
现在已经入冬,村里五保户、脱贫监测户生活情况怎么样,时刻牵动着胡国权的心。胡国权加强了对五保户、脱贫监测户的走访频度,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11月30日,胡国权联系万安工业园区三家企业,来到增仚开展爱心捐赠。爱心企业带来了棉被、食用油、大米等生活物资,送给村里的8户五保户、4户脱贫监测户,让他们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冬天。
党恩铭于心 勇毅前行铸忠诚
“从沙坪山村走出,再回到沙坪山村,更让我懂得了山村群众的不易,如果没有组织的培养,就不会有我现在的幸福生活。”从参军入伍、部队入党再到任职第一书记,种种经历过往,都让胡国权内心满怀感恩。
胡国权为群众讲解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央广网发 晏宝霭 摄)
“重视群众利益是德,善做群众工作是才”。作为乡村振兴战场上的一名驻村第一书记,怀着这份感恩,胡国权倍加珍惜,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并多次在党员大会、入户走访等活动中宣讲党的政策,引导广大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他和村干部一道,坚定必胜的信心,做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巩固好脱贫攻坚战的成果,书写好乡村振兴时代答卷,带领增仚村全体村民共同奔向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