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一个脱贫村的夏日作息表

发布人: 裴文超

来源: 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 2022-08-17

字号:[大] [中] [小]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个脱贫村的夏日作息表

2022-08-17 16:25:54

从四川成都平原往东,越过峰峦叠嶂的龙泉山脉,有一条逶迤流淌的环溪河。简阳市云龙镇翻身村就坐落在河岸某处。2016年,几条水泥路进了村,“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窘境一去不返;村里规划建设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二层小楼顺利交钥匙,宽敞亮堂的新家让大伙儿对未来有了更多期待。这一年,在众多帮扶力量的支持下,翻身村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公开事项名称

一个脱贫村的夏日作息表

索引号

制发日期 : 2022-08-17

制发日期

2022-08-17

从四川成都平原往东,越过峰峦叠嶂的龙泉山脉,有一条逶迤流淌的环溪河。简阳市云龙镇翻身村就坐落在河岸某处。2016年,几条水泥路进了村,“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窘境一去不返;村里规划建设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二层小楼顺利交钥匙,宽敞亮堂的新家让大伙儿对未来有了更多期待。这一年,在众多帮扶力量的支持下,翻身村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5年多过去了,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征程上,干练爽快的翻身村党支部书记王修珍带领村“两委”干部不松劲,年轻的驻村“第一书记”卿人友接过接力棒,翻身村陆续涌现出一批致富带头人,日子也一天天红火起来。8月的蜀乡大地骄阳似火,翻身村人的一天如何度过?记者进行了蹲点采访。

  劳作,从凌晨一点开始

  夜幕降临,翻身村人声渐息,村民掩门闭户,虫儿放肆嚷起来。

  借着朦胧的月光,采桃人仰起头,踮起脚尖,伸手拉低桃枝,枝头上肥美多汁的水蜜桃来到眼前,轻轻握住,手腕顺势用力,麻利儿地摘下。不一会儿工夫,脚边的果筐就满满当当了。凌晨一点,翻身村花果山桃园内,果农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天刚亮,山脚传来货车的油门声,那是拉桃的生意人来了。每天近万斤的水蜜桃,几辆车分一分,一刻不敢耽搁地运往市区,想要在早市卖个好价钱。

  “新农人”曾中文是这片桃园的主人。2017年,他放弃了跑出租的老本行,带着多年积蓄从成都来到翻身村租下这片荒山。不过5年光景,1.5万多棵桃苗茁壮成长,花果山已经名副其实,当年的种桃“小白”也进阶为“达人”。

  “一棵树上的桃,成熟时间各不相同,近一个月的采摘时间,考验人的耐力。”曾中文留着寸头,黝黑精瘦的脸上透着干练。他告诉记者,今年是个丰收的好年景,桃园开始进入丰产,市场行情也不错,主力品种“晚湖景”地头价卖到了6元/斤,比往年高出一截。

  说起怎么种好桃,曾中文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就说这地里的草,可是有讲究,不能简单一除了之。”曾中文说,今年气温高,保留地里的草就可以让土壤保湿。春天割下来的草也不能浪费,就地还田堆沤了,是桃树极佳的肥料。

  早上9点,城里写字楼的年轻人一天的工作才刚开始,花果山上的果农已经在收拾农具,准备“打道回府”。此时,他们已经在桃园里工作了近8个小时。

  晌午,一桌美食犒劳全家

  一整个上午,袁昌琼可没闲着。作为村里的养殖大户,她不仅要喂饱养殖场内几十头黑山羊和肉牛,还得处理堆沤牲畜粪便。“只用发酵一个多月,就是天然的肥料。”袁昌琼停下手里的活儿告诉记者,养殖场规模虽然不大,但却实践着种养循环的生态理念,牛羊粪便堆沤发酵后直接还田为农场10多亩畜草提供养分,经济又生态。

  转眼到了中午,日头越来越高,养殖场内的牛羊依然温顺安静,聒噪的蝉声却一浪高过一浪。袁昌琼收拾妥当,准备回家做饭。

  此时,翻身村5组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内,不少人家的抽油烟机已经转动起来。脱贫户王锋热情地把我们邀进屋内,这是一栋两层小楼,屋外开辟出了一小方菜园,里面种着黄瓜、豇豆、小葱等各类蔬菜。客厅明亮整洁,一面墙上贴满了两个孩子的奖状。王锋笑着告诉记者,赶上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2016年一家人从土坯房搬进了这栋小楼,自己只出了9500元。

  这几年,王锋一直在周边城市的建筑工地务工,最近才回乡。闲话间,王峰的妻子已经从厨房端出了一桌子菜,两个孩子不知道从哪里跑回来,爬上了方木餐桌前的条凳。“老母亲牙口不好,这次红烧排骨特意炖得烂软。”妻子一边端菜一边说道。肉香扑鼻而来,看得出,这是一顿用心准备的午餐。

  巡塘,养鱼人的睡前功课

  下午1点半,鱼塘里的充氧机在工作了近两个小时后,总算歇了下来。

  “夏天太阳红火,很快就把水面烤热了,上下水温如果超过6摄氏度,鱼就要翻肚皮,及时打开充氧机既可以补充水体含氧量又能让水体上下温度一致,可不能大意。”村民钟太元2017年开始从事白鲢、花鲢、草鱼、鲫鱼等水产养殖,如今养殖水面已经超过100亩。

  今年,在政府项目支持下,钟太元的鱼塘上马了尾水处理池。记者看到,尾水处理池紧邻鱼塘,被分隔为6个大小不等的区域。钟太元向记者解释了其中的工作原理——鱼塘尾水首先流入处理池的废水区,随后会在装有石沙的区域进行沉淀,再进入装有黑色钢刷的高速旋转区,经过层层处理,饲料残饵、鱼类粪便以及其他沉积物质进一步被分离,原本浑浊的尾水变得清亮干净,便能重新抽回鱼塘中使用,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以前为了保证鱼塘水质,只能采用笨办法,每年换两次水,光是抽水费用就得上万元。”钟太元说,如今有了尾水处理池,打开阀门就可以实现尾水处理,水质更好更稳定,养殖密度也能跟着翻番,相当于养殖水面直接扩大了两倍。

  去年,钟太元与时俱进,搭上了鱼塘管理的“数字化列车”,安上了远程控制系统。“不仅可以在手机上一键打开池塘内的充氧机,而且鱼塘水质情况变化,从手机App上就能一目了然,一旦出现问题,系统会报警提醒。”钟太元说。

  鱼儿受不住火辣的日头,也扛不住夜晚的降温。临近午夜12点,翻身村人已经进入甜甜的梦乡,鱼塘边却有亮光缓缓移动,那是养鱼人正在做每天的睡前功课——巡塘。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艳玲


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习近平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的回信

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关于构树扶贫工程专项评价项目承担机构评审结果公告

丽江市以项目建设推进乡村振兴

“国家乡村振兴局:23类项目可以申请补贴,数额超千亿”?官方正式辟谣